跳到主要内容
返回

宏觀經濟與市場   交織五個值得關注的投資主題

6/5/2025

宏觀經濟與投資者必須駕馭的市場之間的關係密切,其相互影響的程度,如今可能比過往任何時侯都更加顯著。下文所述的五個投資主題,正正突顯兩者重要的相互關係。

面對關稅與貿易、經濟衰退風險及地緣政治議題的當下,投資者要摒棄以宏觀角度審視投資策略或配置資產,可謂愈來愈困難。有見及此,本文提出五個最新且具高確信度的環球宏觀主題,並探討其對多元資產投資組合可能帶來的啟示。

1 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持續高企

近年反映央行減息預期的期貨市場價格經常大幅波動,可見環球貨幣政策極為不明朗。除非出現不可預見的情況,否則我們預計這股趨勢可能在未來數月甚至未來數年持續。

不確定因素從何而來?兩大經濟變數──增長及通脹,短期加劇波動,促使環球央行更依賴歷史數據,而非前瞻性預測,導致政策反應較為被動,並削弱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路徑的信心。此外,市場供應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受到嚴重限制,加劇經濟增長及通脹數據的短期波動,以及兩者拉鋸情況。

正當執筆之時,我們相信環球增長風險傾向下行,而隨著美國近期公布關稅措施,環球通脹風險明顯傾向上升。美國聯儲局及全球其他央行或需作出艱難的政策抉擇:在經濟增長與控制通脹之間二選一。尤其當目前通脹是由供應主導,有別於過去數年受需求影響,因此可能需要採取截然不同的對策。

對多元資產投資組合的啟示:在過去五年,股票市場波幅頗大,債券市場亦持續顯著波動。展望後市,我們預計,隨著貨幣政策前景持續不明朗,債券市場將維持相對較大的波幅,這可能削弱政府債券在多元資產投資組合中分散投資優勢,尤其對短債的影響更為顯著。

近年債市波幅較股市大

Bond market volatility VS Equity market volatility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Macrobond、宏利投資管理,截至2025年4月14日。數據使用三個月期內移動平均數據進行處理,旨在盡量減低短期數據波動,並反映潛在的長期趨勢。洲際交易所美銀美林美國債券期權波動指數(MOVE)是一項孳息率曲線加權指數,按一個月美國國庫債券期權的正常化引伸波幅計算。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指數追蹤美國股市對未來30天波幅的預期,採用一系列標準普爾500指數期權的引伸波幅建構。投資者不可直接投資於指數。過往表現並非未來業績的保證。

2 央行官員可能對大幅減息感到猶豫

這主要源於環球通脹及一般消費者面對的價格層面衝擊:在過去五年,不少核心貨品及服務價格急升超過30%。考慮到通脹居高不下,甚至未來可能進一步加快,聯儲局及全球其他央行或不希望過度放寬貨幣政策。儘管部份國家可能出現較嚴重的通脹,但在現今宏觀環境下,全球面對的結構性通脹壓力似乎正在增加。

舉例說,美國即將推出的關稅措施及相關因素促使我們調高對2025年、2026年及2027年美國消費物價指數的預測。利率方面,在一年多前,我們上調對美國、加拿大、歐元區、英國及日本等主要已發展經濟體的中性利率目標預測(近期我們進一步調高終端利率預測)。隨著通脹預期升溫,去全球化、人口結構及人工智能等長期結構性主題,亦支持我們對全球利率將維持較高水平的看法。

儘管如此,部份央行有需要時仍可能具備進一步放寬(甚至推行超寬鬆)貨幣政策的靈活性;例如一旦出現像2008年的流動性危機時,央行可採取減息及其他措施,但與近期歷史的情況相比,觸發啟動相關政策的門檻可能會更高。

對多元資產投資組合的啟示:環球債券孳息率可能繼續為許多投資者帶來穩健收益,但不要指望會出現如同其他貨幣政策寬鬆周期的價格升幅。此外,我們預計,全球大多數央行(包括日本央行)短期內不會採取或恢復零/負利率政策立場。

價格層面的通脹衝擊:2020年以來多個消費物價指數類別上升

資料來源:美國勞動統計局、Macrobond、宏利投資管理,截至2025年4月21日。

3 全球央行步伐可能不再一致

鑑於經濟增長與通脹的拉鋸,加上這種關係往往令貨幣政策變得複雜,我們預計,全球各地央行官員在應對各自不同的情況時,政策取向將會出現分歧。情況將會與過去數年截然不同,當時全球主要央行的步伐差不多趨於一致:大部份央行在2020年減息,2022年轉向加息,而在2024年又再次減息。

事實上,貨幣政策分歧的主題已持續數月:加拿大央行及歐洲央行繼續下調基準利率至中性水平,美國聯儲局則在今年首四個月按兵不動。我們預計聯儲局及歐洲央行將分別於2026年初及2025年中調整利率至中性水平,加拿大央行則可能在今年稍後時間下調利率至中性利率以下。日本央行目前進入加息周期,使其有別於其他已發展市場央行。

美國關稅措施對全球造成不平均及不按比例(非線性)的影響,進一步加劇地區貨幣政策分歧,因為現時許多市場開始在貿易方面出現脫鈎跡象。我們認為,2025年環球經濟仍可錄得低於長期趨勢的正增長;不過,如果經濟進一步惡化,各地央行或會再次同步放寬政策。

對多元資產投資組合的啟示:環球央行的貨幣政策取向出現地區差異,或會導致各地的利率差距相應調整。多元資產投資者宜密切關注環球利率及貨幣領域的相對價值機遇,同時留意貨幣對沖策略(例如遠期合約),以降低貨幣價值變動的風險。

已發展市場央行政策利率日後可能出現分歧

Developed-market central bank policy rates

資料來源:美國聯儲局、英倫銀行、歐洲央行、加拿大央行、日本央行、Macrobond、宏利投資管理,截至2025年4月14日。

4 環球財政赤字正日益增加並將持續

在我們2025年宏觀經濟展望中,曾概述環球債券孳息率可能在2025年上升的理據。三個多月後,鑑於債券市場供應緊絀、買家需求不足,以及(如上文所述)環球央行未來可能不願意大幅放寬貨幣政策,因此我們預計債券孳息率將在一段較長時間維持高位。有見及此,政府為償還債務而支付的利息開支亦可能持續高企。

美國方面,目前難以想像政府赤字及債務水平出現大規模減少的情境,尤其是當本地增長放緩及聯邦政府可能減稅的情況下(兩者均可能對稅收造成壓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財政擴張不再限於美國,而是全球趨勢。事實上,全球許多其他最大型經濟體正推行或認真考慮採取此類財政政策。

舉例說,德國政府在推行財政緊縮措施多年後,最近通過大規模財政刺激方案,加上考慮到環球地緣政治氣候,我們預料整體歐元區的國防開支將會攀升。與此同時,隨著環球貿易動力轉弱,中國似乎準備加推財政刺激措施,以提振經濟。日本則多年來一直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

對多元資產投資組合的啟示:環球固定收益領域方面,我們認為債券發行(供應)將日益成為影響債券孳息率的催化劑,尤其是長債。財政擴張過往一直利好許多國家的內需及增長,多元資產投資者可能需重新審視,那些正計劃增加財政開支經濟體的相關股票及信貸配置。

財政赤字日增:個別已發展市場的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率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宏利投資管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

5 全球化高峰期已過,非美市場投資機遇浮現

美國總統特朗普為首的政治領導班子,加強我們對主題觀點的信念,即超全球化時代可能已經過去,數十年來的跨境貿易與資金流動加速上升的環球現象或出現逆轉。

整體而言,全球化加劇環球通縮壓力,令不少美國公司受惠。成本下降加上美元強勢,這些公司的利潤率大幅擴張。環球資產配置者在過去十年增持美國資產,當中外國投資者佔有龐大比重。然而,新的世界經濟秩序或會改變全球企業的利潤格局,非美地區及行業以外將可能出現吸引機遇。從周期角度來看,美國政府的政策相比其他地區更趨不明朗,促使更多投資者將目光轉投其他市場,亦意味著投資者對透過重置偏低比重的地區及資產類別,進一步分散投資組合的興趣再次升溫。

然而,重要的是,相對於其他地區,人工智能及生產力持續改善等宏觀主題可能繼續有利許多美國公司(及其利潤)。

對多元資產投資組合的啟示:對許多資產配置者來說,美國以外的環球股票機遇更趨吸引,令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即美股以外別無選擇)信念逐漸減弱。投資者對非美國投資(包括歐洲及日本資產)的興趣增加,或會觸發與美元相關的惡性反饋循環,甚至可能威脅美元長久以來作為最穩健避險貨幣的地位。

海外投資者近年偏好美股,但情況或會有變

Overseas investors have favored U.S. equities

資料來源:美國財政部、Macrobond、宏利投資管理,截至2025年4月14日。

 

  • 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導致市況波動的應對策略

    美國近期改變關稅政策,令全球市場出現全新的發展格局,同時為投資者帶來挑戰與機遇,唯有深入了解事態發展才能作出明智的投資決策。宏利投資管理亞洲區多元資產配置副主管兼高級組合經理Marc Franklin分享他的投資觀點。

    閱讀更多
  • 近期貿易政策對大中華股票的影響

    新一輪以關稅為核心的貿易政策發展引起市場關注,包括中國最新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貨品徵收34%的關稅。我們將深入探討相關措施,並評估其對大中華區股票的影響。

    閱讀更多
  • 關於美國對等關稅的最新觀點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2025年4月2日公布了對等關稅的細節,引起了金融市場的波動。環球首席經濟師 Alex Grassino及多元資產方案團隊分享了他們的最新觀點。

    閱讀更多
查看全部
  • Macro meets markets: 5 investable themes to watch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the macro backdrop and the market setting investors must navigate has perhaps never been more apparent than it is today. The five themes discussed below highlight this critical intersection.

    閱讀更多
  • Riding the wave: building resilience amid volatility

    On the back of escalating tariff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markets have dropped significantly as economic growth concerns have risen and investor sentiment and consumer confidence have destabilized, with some markets tiptoeing precariously on the precipice of bear market territory as of this writing.

    閱讀更多
  • Solutions for navigating market volatility amid U.S. tariff changes

    Recent changes in U.S. tariffs have introduced new dynamics to the global market landscape, presenting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investors. Understanding these developments is essential for making informed investment decisions. Marc Franklin, our Deputy Head of Multi-Asset Solutions, Asia, and Senior Portfolio Manager provided his view.

    閱讀更多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