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025
最新一輪以關稅為核心的貿易政策發展已引起市場關注,包括中國最近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貨品徵收34%的反制關稅。貿易角力引發了市場避險情緒,全球股市出現明顯調整。在本期投資通訊,我們將深入探討相關措施,並評估其對大中華股票的影響。
儘管美國對中國內地及台灣地區所實施的對等關稅稅率高於市場預期,我們相信中國內地仍有不同的反制行動選項。例如,當局在2025年4月4日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貨品徵收34%的報復性關稅1。
對中國來說,關稅並非新鮮事。過去幾年,中國內地對美國的出口份額下降,但同時輸往其他地區的出口則上升,反映中國內地已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舉例說,在2017年,中國內地對美國的出口(佔中國出口份額)為19%,及至2023年,比率已降至14.8%(見圖1)。
儘管如此,中國內地仍從美國進口化工、農業及林業產品,以及通訊設備等(主要類別)商品(見圖3),但這些商品亦正面臨中國內地實施的報復性關稅。
圖1:中國出口市場結構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研究
圖2:商品出口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國內生產總值所佔%,過去12個月總和)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研究
圖3:中國15大美國進口貨品(按行業劃分,2024年)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研究,2025年4月
中國內地已準備好應對外圍不明朗因素。在2025年3月舉行的全國兩會上,當局強調:「為應對本地及外圍不確定性因素,中央財政已預留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當局亦可作進一步的行動,例如在2025年財政預算案已宣佈將人民幣特別國債發行規模加碼至3萬億元人民幣。請按此參閱我們早前的報告。
我們預期,未來將有更多財政政策出台,而且正如兩會期間當局所言,仍有空間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
此外,中國內地在2025年3月30日宣布,向四家內地銀行注資5,200億元人民幣。這項措施易影響正面,讓有關銀行進一步擴大貸款規模,支持商業機構及中小企業的發展。
年初至今,中國內地與科技相關的行業均錄得明顯上升,包括人工智能和機械人,以至硬件、軟件和自動駕駛。DeepSeek的技術突破、市場對中國內地人工智能與科技加速發展的樂觀情緒加劇,不少企業加快應用人工智能與推理,都引發有關科技本土化發展。整體而言,中國內地持續推進自主科技發展,情況令人鼓舞。
消費仍然是中國內地經濟的重要動力。自2024年第四季起至2025年,消費品(如電子產品、家電及通訊設備)「以舊換新」政策已有效帶動內需增長。中國內地亦可能推出更全面的政策刺激消費,例如透過支持就業、提高養老金及長者/兒童照護福利等,增加居民收入及財富。
2024年台灣地區貨物輸往美國佔當地出口總額比例增至約24.1%,幾乎是2017至2020年期間的兩倍(見圖4)。按產品類別劃分,資訊、通訊、視聽產品和電子零件仍然是主要類別。然而,目前半導體業已被排除在對等關稅清單之外,這對台灣地區來說是利好消息。中期而言,我們仍然看好領先的晶圓代工企業。
圖4:台灣地區:五大出口目的地(佔出口總額的比例)
資料來源:台灣財政部、摩根士丹利研究
MSCI明晟中國指數成份股的美國收入比重不到3%,處於偏低水平(見圖5)。
我們的大中華股票策略採取防守性部署,因為投資團隊近期已沽出一些中國內地的科技、媒體和電訊公司以及台灣的資訊科技和硬件企業,先行部份獲利。與此同時,我們增加內需相關領域的投資,例如中國內地軟件、消費和康健護理股份。
然而,從中長期來看,我們繼續看好先進製造業龍頭,人工智能和機械人供應鏈的受惠者,以及本土小眾消費市場的龍頭企業。中國內地持續加快科技自給自足的步伐,並取得顯著的技術突破,維持領先優勢。
圖5:MSCI明晟中國指數成分股過去12個月的收益分佈(按市場劃分)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研究,2025年3月
1 中國商務部,2025年4月4日。
2025年下半年環球宏觀展望:新變局與舊格局
政府的政策決定較預期強硬(尤其是美國),迅速改變了我們在2025年初的部份觀點。舉例如美國經濟增長仍較其他地區強勁,但與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差距似乎正逐漸收窄;反觀歐元區經濟目前則受惠於一些結構性利好因素。儘管環球央行邁向中性政策利率的趨勢大致仍然未變,但我們原先預期利率明顯趨於一致的情況並無出現。
乘創新、本土化與全球化之勢 發掘投資機遇(二)
最新大中華股票市場展望剖析我們的大中華股票團隊如何駕馭全球不確定性,並透過我們的 GCMV(增長、現金流產生、管理層、估值)投資框架,結合「4A投資主題」——加速(Acceleration)、走出去(Abroad)、技術升級(Advancement)及自動化(Automation),進行投資部署。
亞洲(日本除外)股票:波幅加劇,但結構性優勢仍具吸引力
環球新興市場股票主管Charlie Dutton認為,儘管預料市場依然極之不明朗,但對長線投資者而言,亞洲股市仍提供具吸引力的結構性及分散投資機會。在市場波動期間,主動揀股及強勁的實地研究至為關鍵,有助把握迅速變化的市場機遇。
Midyear 2025 global macro outlook: what’s changed and what hasn’t
More forceful-than-expected government policy decisions, particularly by the United States, have swiftly overtaken some of our early 2025 views. Global trade issues and deglobalization have indeed come to the fore, with knock-on effects for many trade-sensitive emerging markets. Elsewhere, capital markets the world over are contending with a big wave of government debt supply, which is driving global bond yields higher.
Greater China Equities: 2H 2025 Outlook
The latest Greater China Equities Outlook highlights how our investment team navigates global uncertainties and invests through the lens of our investment framework via the “4A” positioning: Acceleration, Abroad, Advancement, and Automation.
Quick comments on Moody's cut US credit rating
On May 16, credit rating agency Moody's Ratings downgraded the United States' credit rating from Aaa to Aa1. Alex Grassino, Global Chief Economist, together with the Multi-Asset Solutions Team (MAST), Macroeconomic Strategy Team, share their latest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