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2022
由亞洲固定收益、中國固定收益、新加坡固定收益、台灣固定收益和馬來西亞固定收益團隊提供見解。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股票團隊和印尼投資專家團隊提供額外意見。
全球央行自2021年起陸續加息,而美國聯儲局亦於今年開始加息週期。與此同時,亞洲的加息步伐一直較為緩慢,主要源於區內通脹前景相對溫和。在今期投資通訊,我們的泛亞洲固定收益和股票團隊分享見解,審視美元走強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對區內貨幣的意義。
區內貨幣 – 詳盡展望
- 澳元 – 在加息和出口走強環境下展現策略性機會
由於遏抑通脹的迫切性日增,澳洲儲備銀行成為繼南韓央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之後,亞洲區內最鷹派的央行之一1。
2022年第一季,澳洲通脹按年升5.1%,高於澳洲儲備銀行2-3%的長期目標區間。通脹升溫的成因包括本土和外部因素,例如工資上升(衍生自早前的封鎖措施和勞工短缺)、供應鏈干擾,以及商品價格上漲。
澳洲是亞太區經濟體中少有的商品淨出口國,而且其央行立場強硬,因此令澳元在這宏觀環境下處於獨特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澳洲是基本金屬和軟商品的淨出口國。俄烏衝突所產生的干擾,正導致軟商品的外部需求不斷上升。
在美元強勁和中國經濟放緩(受累於需求減弱導致中國出口減少)的環境下,澳元和其他亞太區貨幣於年初至今走弱。環球金融市場預料聯儲局將加息大約十次,每次25點子。鑑於澳元目前的匯率水平、澳洲儲備銀行加息,以及澳洲作為商品淨出口國的地位,我們認為澳元在現階段可提供戰術性機會。
圖1:政策利率變動(%,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4日)
- 新加坡通脹壓力升溫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4月會議上繼續收緊政策,把新加坡元名義有效匯率的中點調高,並稍為提高政策區間的升值幅度2。新加坡元因美元廣泛走強而貶值,情況跟大部份亞洲經濟體的貨幣一樣。隨著聯儲局將利率正常化並推行量化緊縮措施,我們相信這股趨勢短期內將會持續。
全球能源和商品價格飆升加上勞工市場緊絀,意味新加坡可能面臨更多通脹壓力。因此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很大機會在10月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
環球增長轉弱或拖累當地經濟,我們相信新加坡經濟增長很可能放緩至3-5%的較低區間。然而,新加坡將可維持穩健的AAA外部評級,可望為信貸基本因素穩健的較優質本幣發行商提供支持。
- 印度儲備銀行迅速調整利率至中性水平
2022年5月4日,印度儲備銀行意外將回購利率調高40點子至4.4%,並宣布將存款準備金率調高0.5個百分點至4.5%。鑑於當地消費物價指數升幅勢將超出印度儲備銀行容許按年升6%的上限,加上能源價格高企令經常帳受壓,或會令印度盧比貶值(即食品和能源價值引致的通脹或許並非暫時性),該行似乎已踏上「迅速」調整利率至中性水平之路。此舉可望維持印度盧比相對其他新興亞洲貨幣的穩定性,以及印度盧比的價值。我們目前預料印度儲備銀行將於2023年3月前調高政策利率至5.5%。縱使現金儲備率被調高,但當地金融體系應可以維持流動性盈餘。此外,我們認為銀行在2023年3月前會將存款和貸款利率調高介乎1-1.5%。無論如何,目前的一年銀行存款利率為5.5%,相對於約7.2%的10年期債券孳息率屬偏低水平。
- 政策分歧導致人民幣受壓
隨著聯儲局繼續加息,以及中美之間名義利差消失,人民幣在下半年可能進一步受壓。儘管如此,由於中國的貿易順差強勁,我們相信人民幣在目前水平可獲得充分支持。鑑於中國的貨幣政策預期將維持鴿派,中國債券表現很可能優於美國國債。
即使面對一些限制,但中國人民銀行應會繼續推行貨幣寬鬆政策。中美政策出現進一步分歧,應會對外匯而非利率市場構成較顯著的影響。因此,我們目前對人民幣的看法較為中性。
- 新台幣 – 資金流出而且估值偏高
新台幣在今年第一季兌美元貶值3.41%,在3月底收報28.626新台幣兌1美元。這股下行動力主要源自聯儲局的鷹派政策立場,導致資金大量流出台灣。然而,即使外圍因素穩健,但鑑於本土與海外資金流出和新台幣估值偏高所構成的阻力,我們預期新台幣將於下一季走弱。
台灣是出口型經濟體,在半導體和高科技製造業方面具有領先地位。因此,當地數十年來擁有可觀的經常帳貿易盈餘。縱使貨幣偏軟有機會讓出口商或整體經濟受惠,但亦可能增加通脹壓力。因此,台灣央行將需要平衡及控制任何異常或投機貨幣走勢,從而把對出口商和消費者的影響減至最低。
我們認為台灣央行具備足夠的貨幣政策工具,可應付近期因聯儲局鷹派立場而引致的資金外流。當局已上調政策利率以縮窄新台幣與美元之間的差距,並釋出長期累積共5,5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紓緩新台幣的貶值壓力。
台灣的基本因素仍然強勁。大規模的私人投資、外部需求,加上個人消費經歷新冠疫情而放緩後正在復甦,帶動國內生產總值錄得高於趨勢的增長。我們因而看好台灣的經濟,並相信當市場完全消化聯儲局的舉措後,新台幣將會靠穩。
- 馬來西亞林吉特短期內將維持弱勢
美國聯儲局鷹派利率立場、中國經濟放緩,以及商品價格上漲,導致馬來西亞林吉特兌美元貶值。馬來西亞林吉特向來與人民幣的相關性甚高,後者近期兌美元急挫。以上原因加上其他因素,包括海外投資者資金從債市流出,以及當地市場參與者累積外幣存款,或許說明了為何馬來西亞林吉特的表現遜於鄰近市場貨幣。
短期而言,上述原因可能導致美元強勢和馬來西亞林吉特弱勢的動態持續。此外,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有機會令避險情緒升溫,通常利淡新興市場貨幣。
從中期來看,有關貨幣的前景較為樂觀。踏入下半年和接近2022年底,聯儲局的鷹派立場或會在加息數次後轉趨溫和,中國經濟亦可望靠穩。
鑑於馬來西亞是商品出口國,當地貿易差額的基本因素依然強勁。當地錄得大量外國直接投資資金流入,近期更超越越南,成為外國直接投資額最高的東盟國家之一。我們亦察見一些投資組合資金流入馬來西亞股票。上述均為利好因素,可望限制馬來西亞林吉特進一步貶值,在下半年更可能回升。
再者,由於馬來西亞林吉特並非長期偏弱,因此其弱勢尚未影響到當地經濟。我們正密切關注進口通脹等議題,以及可能受外匯影響的企業(例如出口商)的表現。
此外,我們亦密切注視債市的海外投資者活動,以識別馬來西亞林吉特弱勢引發沽售的跡象。
- 經濟重啟或抵銷菲律賓披索貶值的影響
菲律賓披索年初至今貶值2.6%,在4月底匯率跌至52.19披索兌1美元的水平。該貨幣的弱勢是由於當地經常帳赤字龐大、地緣政治風險促使投資者轉投發展較成熟的市場,以及當地即將舉行地方選舉等因素。我們預料菲律賓披索將在2022年持續疲弱,主因是菲律賓面對經常帳赤字3,而且當地中央銀行暗示將延遲加息。
菲律賓披索走弱通常會導致通脹,因為該國大部份能源需求透過進口滿足,例如原油和石油產品。因此,通脹高企會削弱佔當地國內生產總值三分之二的本土消費。菲律賓央行調高今年通脹預測至4.3%,而市場普遍預測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大約為6.7%。然而,由於通脹預期升溫,我們繼續調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測。另一方面,菲律賓披索疲弱通常利好菲律賓海外勞工匯款和離岸業務流程行業。菲律賓海外勞工匯款和離岸業務流程收入佔當地國內生產總值約10%。
至於對菲律賓股市的影響,菲律賓披索走弱通常對企業盈利不利。大部份企業的收入來源仍依靠本土業務,而部份原材料則從外國進口。這包括消費食品製造商和餐廳所用的小麥和煮食油、通訊服務業的電訊設備,以及建築相關活動所需的鋼材。部份公司的美元計價債務龐大,因為其資本開支需求以外幣結算。因此,通脹高企除了削弱消費者需求外,更會影響企業利潤率。
整體而言,菲律賓披索走弱利淡當地經濟和股市。儘管如此,我們認為經濟在過去數年面對出行限制後重啟,將足以抵銷貨幣弱勢產生的通脹影響有餘。基於這個原因,2022年的國內生產總值預測仍高於去年。
- 旅遊業復甦或有助提振泰銖匯價
泰國央行將利率維持於0.5%,以支持經濟增長。該央行認為通脹屬過渡性:其雖然把2022年的整體通脹預測從1.7%調高至4.9%,但預料通脹在2023年將放緩至1.7%。
在疫情爆發前,旅遊業佔泰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約18%,因此隨著當地經濟重啟和旅遊業復甦,泰銖或可帶來中期投資機遇。
- 印尼盾受結構性因素所支持
印尼央行維持基準利率於3.5%,仍然是區內立場最鴿派的央行之一。在目前環球市況波動下,印尼處於有利位置,因為當地的通脹可控,而且隨著今年重啟經濟,當地經濟增長可能轉強。此外,環球商品價格高企令印尼受惠,因為當地是這些商品的重要淨出口國,並享有強勁的貿易盈餘(觸及15年高位),對當地貨幣印尼盾帶來支持。以上因素均為印尼央行提供相對環球其他央行較寬鬆的貨幣空間。
經濟增長強勁和能源價格飆升,很可能為印尼帶來通脹壓力。若環球能源價格居高不下,財政預算將有助抵禦衝擊,並可能引致兩種情境出現:第一種情境是印尼目前有能力將意料之外的收入用作額外補貼。第二種則是容許政府對燃料和電力等能源逐步作出價格調整,同時提供額外社會刺激措施,以支持中產階層和低收入組別的購買力。在政府主導的價格調整下,我們預期2022年的通脹將達到4.4%-4.8%,但遠低於2013年收緊貨幣政策周期所見的8%通脹率。
我們預期印尼央行並不急於加息,事實上,當局在近期重申,不會根據整體通脹或政府主導價格上調所帶來的第一輪影響而作出加息。相反,當局將基於核心通脹和政府主導價格調高帶來的第二輪影響而收緊貨幣政策。印尼央行亦可使用其他工具,例如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誠然,當局已宣布將在今年(3月至9月)逐步將存款準備金率由3.5%上調至6.5%。我們維持對2022年底基準利率介乎4.00%-4.25%的預測。
總結
美元強勁、聯儲局的鷹派立場,以及中國增長放緩應會在夏季月份繼續令亞洲貨幣受壓。即使預料區內央行會把貨幣政策正常化,但步伐將會較已發展市場緩慢。從較正面的角度來看,下半年展望相對樂觀。
下載全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