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1
自我們在6月份出版的《全球宏觀展望》中提及「宏觀因素見頂」以來,環球經濟數據一如所料反映通脹高於預期,而增長則遜於估計。
剛過去的夏季,越來越多證據顯示供應鏈受阻正削弱經濟增長活動,而且滯脹動力發揮作用;然而,我們仍認為通脹將於2022年緩和,全球增長亦將維持相對較高的水平,尤其是美國。
踏入第四季,我們相信投資者最擔憂的滯脹情況已大致被市場消化,因為通脹高於預期和增長遜於估計的情況應會緩和。
然而,這個情況與滯脹壓力實際緩和的關係不大,而是源於市場預期與實際情況(更趨)一致。美國和歐洲的情況尤其如此。我們認為踏入第四季,市場對經濟描述可能由滯脹,轉至易受破壞及短暫的「舒適圈」(即金髮女孩經濟環境,Goldilocks)這個基本情景。
貨幣政策方面,即使與數月前相比,目前央行取態可能予人一種略為強硬的感覺,但隨著年底來臨,我們相信央行會採取較溫和的立場,情況在2022年將更為明顯。
整體來說,主要宏觀動力及其他因素都反映經濟重返這個短暫「舒適圈」:
不過,宏觀經濟狀況仍有許多變數,任何意想不到的發展都可能削弱我們的投資理據,因此我們形容目前經濟環境處於易受破瓌及短暫的「舒適圈」。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經濟面對的明顯仍然是下行風險。有見及此,即使我們繼續偏重股票,但我們亦有意側重於防守性的股票配置。
我們認為市場面對的主要下跌風險可分為三類,即我們所述的三個潛在風險,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足以迅速摧毀脆弱的利好環境。這不只是因為目前已步入經濟周期的中後階段,亦源於盈利預期很可能已經見頂。換言之,目前並非持重倉、押重注的時機。滯脹階段或會重現,甚或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陷入更棘手的經濟停滯困局(增長回落及通脹下跌)。
貨幣政策 — 全球央行轉趨強硬:英倫銀行徹底改變立場;歐洲央行調整政策;加拿大央行積極縮減量寬;美國聯儲局亦準備減少其資產購買規模。雖然根據我們的基本情況預測,如果央行逐步推行緊縮措施,市場料可承受相關衝擊,但以下問題仍值得注意:
財政政策 — 全球各地亦正逐步收緊財政政策,我們相信政府的財政支持高峰時期已經過去,尤其是亞洲和歐洲。美國的情況亦相距不遠。邁向年底,我們認為不同議題仍很可能產生頭條新聞風險,包括兩黨支持的基建方案規模較預期小、企業稅可能上調,以及美國政府很大機會面臨另一個債務上限,這全都對環球增長前景造成影響。
儘管我們認為市場相對於以往已大大提高對滯脹風險的意識和敏感度(即價格上升可蠶食增長),但這個因素仍對環球增長動力構成重大風險,特別是主要經濟體繼續封閉港口及限制經濟活動,務求達致疫情清零。投資者宜比過往更加關注供應面的發展。
與此同時,我們仍預期整體通脹指標將於明年緩和;但物價高企將繼續令部份經濟範疇受壓。重要的是,即使全球央行本著最大善意行事,但我們認為貨幣政策不能亦不會解決供應面事件造成的通脹問題。換言之,儘管聯儲局等央行可按其意願加息,但即使美國上調政策利率,亦無法促使台灣生產更多半導體,以推動價格下降。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陷入這種情況,但其將會導致往後通脹數據繼續與市場利率脫節。然而,隨著通脹緩和及市場利率回復正常水平,兩者之間的差距將會消失。
我們認為未來一季的下跌風險主要集中於中國市場,當地收緊政策(信貸、貨幣、財政及監管政策)的滯後效應,很可能繼續令經濟增長受壓,程度或會比預期或政策原意更大。此外,我們估計當局將會於2022年繼續廣泛加強監管。因此市場對中國的投資意欲仍然偏淡,並不令人感到意外。重要的是,我們相信中國尚未具備有利條件,以應對滯脹環境帶來的風險。中國的宏觀動態依然是未來數月的重要市場動力,但平心而論,目前投資者比2021年初時更了解形勢。
亞洲信貸:三大主題應推動2024年下半年回報
亞洲固定收益團隊剖析三個主題如何在下半年繼續支持亞洲信貸,並為投資者帶來吸引的投資機會,尤其是高收益信貸範疇。
更優質收益─環球多元資產收益篇
環球多元資產入息策略將繼續專注於一系列相關性較低,以及預期波幅相對較低的資產,從而締造較高及可持續的自然收益。
中港市場最新動態
中共第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會議提出對技術創新及自給自足等重點領域實施結構性改革。中國政府出台一些具體措施。大中華區股票團隊認為,中央政府不僅關注長期結構性改革,亦重視短期經濟目標。政府頒布一系列財政及貨幣政策,加大補貼及基建開支力度,應可支持內需更迅速復甦。
亞洲信貸:三大主題應推動2024年下半年回報
亞洲固定收益團隊剖析三個主題如何在下半年繼續支持亞洲信貸,並為投資者帶來吸引的投資機會,尤其是高收益信貸範疇。
更優質收益─環球多元資產收益篇
環球多元資產入息策略將繼續專注於一系列相關性較低,以及預期波幅相對較低的資產,從而締造較高及可持續的自然收益。
中港市場最新動態
中共第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會議提出對技術創新及自給自足等重點領域實施結構性改革。中國政府出台一些具體措施。大中華區股票團隊認為,中央政府不僅關注長期結構性改革,亦重視短期經濟目標。政府頒布一系列財政及貨幣政策,加大補貼及基建開支力度,應可支持內需更迅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