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2020
大中華股市經歷了波動多變的2020年:首季受疫情大流行拖累而下挫,其後經濟活動回復穩定並迅速復甦,帶動市場在年底走高。大中華區股票部高級組合經理謝企剛相信,即使在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增長將繼續優於環球市場,而投資者可透過審慎的「由下而上」選股策略發掘箇中投資機遇,尤其是科技和消費行業。
隨著全球繼續致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大中華股票相對未受太大影響,在2020年表現優於新興市場、已發展市場和亞洲區市場1。具體而言,台灣和內地股市年初至今分別累升28%和26%,香港股票亦錄得雙位數升幅。憑藉企業盈利增長前景漸趨明朗,加上具有分散投資效益,大中華股票吸引區內和環球投資者資金流入,推動三地市場指數創新高2。
經濟數據看來亦為內地股市帶來支持。內地防控疫情的措施奏效,成為首個出現復甦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第二季和第三季均錄得正增長3。自今年5月以來,財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連續七個月處於擴張水平。此外,企業盈利穩健,MSCI明晟中國指數的成份股當中,大部份最新公布的第三季業績均優於或符合預期。在電子產品出口需求強勁的主要推動下,台灣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錄得正增長4。
中美關係在2020年持續緊張。隨著拜登政府即將成立,我們相信兩國緊張關係仍會維持。因此,我們將持觀望態度,以評估局勢發展。然而,我們認為在2021年企業盈利增長預測介乎15%至20%5的支持下,兩國關係對中國股票的影響應可妥善受控。
此外,中國亦已制定對策,公布「十四五」規劃(2021年至2025年)。目前,中國強調以「內循環」帶動「雙循環」戰略,從而刺激經濟增長。換句話說,是以自主創新和本土消費支持經濟走向自給自足。藉著國內與國際市場相輔相成,作為輔助動力的「外循環」將可促進內地發揮增長潛力。
綜合而言,上述因素料可支持內地經濟增長繼續跑贏環球其他地區。儘管疫後經濟仍有變數,但很可能令增長差距擴大。
隨著中國已就發展內部主導型經濟制定清晰的路線圖,科技和消費行業正將湧現投資機遇。科技業方面,預期生物科技等領域將加強自主創新。為推動有關發展,當局很可能加推財政措施和政策扶持,例如提供稅務優惠和低息融資,從而刺激本土研發,減少倚賴進口。
市場出現不少與科技供應鏈相關的投資機遇,特別是對推動自給自足至關重要的領域。舉例說,現時上游半導體設備供應鏈的本土自給率偏低,觸發當局推出針對性及扶持政策。由於內需及本土產業於環球電動車供應鏈的參與漸增,電動車發展是另一項吸引的投資主題。個別為內地消費者度身訂造的本地中價車款相當受歡迎,反映內地電動車品牌具有能力應對及迎合本地的需求和品味。
至於消費層面,與生活方式相關的服務需求缺口仍然顯著。電子商貿滲透率日益增加是另一催化劑,促進產品種類擴張和消費者年齡層擴闊。網上新鮮雜貨店是其中一個例子,其增長可持續受惠於服務從線下轉移至線上、產品高端化及在年長一代逐漸普及的趨勢。
對於上述兩大領域,投資者宜繼續專注於長期基本因素,致力從長期主題獲益,例如消費升級、創新和利好政策衍生的投資主題。隨著內地中型A股獲納入MSCI明晟指數,相關投資機遇亦得以增加。MSCI明晟指數擴容提供離岸市場欠缺的獨特投資機遇,而且擴容聚焦於市場研究不足,但增長前景穩定的投資概念。畢竟,我們相信環球指數擴容已令中國股票整體形象提高,增加環球投資者涉足在岸及離岸中國股票領域的意欲,以把握結構性增長投資機遇。
環顧內地市場,大灣區在充份的政策支持下具備競爭優勢,料可延續其強勁及實質的長期增長,並透過反映在企業盈利的方式,為投資者帶來回報。中央政府承諾深化大灣區內經濟融合,加強城際基建、人才流動、物流和投資。此外,由深圳牽頭的大灣區智慧城市執行及管理計劃,將可為基建、教育和康健護理等行業創造機遇。跨省份的財富管理、保險和物業互通計劃亦將繼續利好大灣區的投資前景。擁有自身增長動力的區內龍頭公司具備最佳條件,可望把握上述發展帶來的機遇。
香港市場方面,我們相信開放資本市場將繼續為投資者提供投資機遇,並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自2018年引入上市新規以來,尚未錄得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來港上市的宗數持續上升6,當中部份屬於行業龍頭。放寬規定亦吸引合同研究組織(CRO)和合同開發及製造組織(CDMO)赴港上市,此舉有助公司進行研發融資。吸引以美國預託證券形式上市的中概股「回歸」作第二上市,及准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亦可進一步豐富港股的投資選擇。此外,近期當局宣布擴大滬深港通計劃,涵蓋生物科技公司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份股,反映兩地互聯互通和投資者基礎擴張。
台灣市場方面,2019新型冠狀病毒看來並未對2020年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帶來影響。我們預期中美科技爭端將會持續,美國政策將聚焦於保護知識產權和高端科技,在這宏觀環境下,台灣股票預期繼續成為主要受惠者。因此,市場預期台灣股票每股盈利增長,由2020年已屬高基數的按年10%,進一步增至2021年的18%7。
展望2021年,我們看好當地科技業,尤其是半導體業。台灣佔環球代工製造的最大市場份額 8,因此其半導體業坐擁充份優勢。隨著中國公司減少依賴美國供應商,區內科技供應鏈的本土化發展應利好台灣半導體供應鏈、代工製造產業及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與此同時,高速傳輸技術的需求和發展勢頭維持不變。鑑於科技業的新產品周期穩固,加上用於高畫質短片和即時串流的新一代無線傳輸技術等發展,我們預期投資機遇將隨之湧現。
與內地股票相似的是,電動車也是台灣股票的投資主題。當地電動車市場擁有不少值得注意的上游企業投資機遇,尤其是電池相關零部件的廠商。
即使在疫情爆發前,全球化趨勢已見倒退。近期事件令去全球化趨勢步伐有增無減,而且本已存在的地緣政治緊張關係,亦驅使企業趨向縮短並於區內部署供應鏈。大中華區已就上述轉變作好準備。
內地經濟增長預期突出,加上推出措施促進資本市場開放,有望吸引更多外資流向人民幣計價資產,或具有良好管治的高增長中資企業。我們相信投資者對內地經濟增長趨勢的信心與日俱增。鑑於前景仍甚不明朗,而且投資者普遍尋找可持續增長,如要發掘股票增長引擎,採用「由下而上」的策略便更為重要──聚焦長期基本因素,尋找長期增長的投資主題,例如消費升級、創新和利好政策。
亞洲信貸:三大主題應推動2024年下半年回報
亞洲固定收益團隊剖析三個主題如何在下半年繼續支持亞洲信貸,並為投資者帶來吸引的投資機會,尤其是高收益信貸範疇。
更優質收益─優先證券篇
在過去三年,優先證券的波幅略高於美國國庫債券,但低於美國按揭抵押證券和美國投資級別債券等其他對利率敏感的資產。優先證券的回報相對優於美國國庫債券、美國按揭抵押證券和投資級別債券。
更優質收益─環球多元資產收益篇
環球多元資產入息策略將繼續專注於一系列相關性較低,以及預期波幅相對較低的資產,從而締造較高及可持續的自然收益。
1 彭博資訊:MSCI明晟中華指數升21.38%,MSCI明晟新興市場指數升10.51%,MSCI明晟世界指數升11.72%,MSCI明晟亞太區(日本除外)指數升15.06%。總回報以美元計算,截至2020年11月30日。過往表現並非日後表現的指標。
2 彭博資訊:MSCI明晟台灣指數升28.48%、MSCI明晟中國指數升26.18%、MSCI明晟香港指數則錄得12.18%升幅。總回報以美元計算,截至2020年11月30日。過往表現並非日後表現的指標。
3 彭博資訊,2020年12月7日。內地2020年第二季和第三季經濟分別按年增長3.2%和4.9%。
4 彭博資訊,2020年12月7日。台灣經濟在2020年第二季收縮0.58%後,在第三季按年增長3.92%。
5 宏利投資管理,2020年12月。
6 於2018年4月30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在上市規則第18A章加入新規例,准許不符合任何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公司發行人上市。截至2020年9月30日,累計有40家生物科技公司根據上市規則第18A章於香港上市。
7 宏利投資管理,2020年12月。
8資料來源:麥肯錫,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