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返回
選擇你的身份:
  • 個人投資者
  • 中介
  • 機構投資者

2022第四季資產類別點評

2022年10月

季度資產配置觀點1

在戰術上保持審慎,增加使用風險管理工具及股票期貨,以管理波幅。整體上對股票持偏低的戰術性配置,但預期在季內對各項配置作出變動。情緒指標顯示市場非常悲觀,尤其在最新公布的8月份美國消費物價指數顯示通脹維持高企,以及當市場意識到聯儲局願意大幅收緊政策,令增長顯著放緩。近期市場樂觀情緒降溫,而投資者參與7月升市至今仍持有的持倉,或再遭拋售,市場有機會再度下試今年低位。通脹可能持續高企一段時間,市場預料聯儲局最終會將聯邦基金利率加至4%以上。聯儲局立場強硬、加息和滯脹的宏觀環境將繼續利淡風險資產。

 

 我們相對看好美元資產、東南亞股票及個別美股行業,包括能源和公用事業。

  • 年初至今主導市場的投資風險仍未減退。各國央行仍未能遏抑高企並持續升溫的通脹,在這樣的環境下,勞工市場緊絀、供應鏈受阻及商品供應短缺的情況均持續。已發展及新興市場將需要進一步加息,才能確保通脹預期受控。
  • 聯儲局繼續發表強硬的言論,而非調整加息策略。通脹持續居高不下,我們預期,即使央行深知加息會顯著削弱經濟,仍願意這樣做,導致經濟下行的情況惡化,同時令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增加。
  • 鑑於俄烏事件和商品供應中斷,源自商品價格高企和不明朗因素的通脹升溫,料將削弱任何短期動力。環球增長預測被調低,當中歐洲的經濟最為脆弱。通脹只屬暫時性質的說法已站不住腳:制裁措施會帶來供應主導的通脹衝擊, 因而引發滯脹風險,而孳息率曲線倒掛則預示宏觀經濟環境轉趨疲弱。
  • 地緣政治普遍不明朗、增長面臨下行風險,加上通脹壓力升溫,促使投資者對企業盈利及估值作出審慎的預期。
  • 以不明朗程度來看,未來市場應會持續加劇波動。在目前的環境下,於駕馭極端動盪市況的同時,維持清晰一致的策略性觀點,繼續一如既往地發揮其重要性。這並非暫時性事件,預料不會出現能迅速解決的方案。在複雜的地緣政治風險減退之前,我們預期市場繼續顯著波動。
  • 由於經濟增長動力減弱,加上地緣政治局勢持續不明朗,我們預期股市將更趨波動。然而,能源和原材料股(作為通脹對沖工具)、波幅偏低並屬防守性的日常消費品/公用事業股,以及廣泛派息股佔顯著比重的市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免受波及。
  • 由於基本因素前景日漸使人憂慮,我們對股票採取高度戰術性部署,但審慎的投資者信心指標,帶來潛在可買賣的反彈機遇。
  • 綜觀股票,我們對個別市場和行業採取「啞鈴式投資策略」。我們相對看好美元資產、亞洲(日本除外)市場的東南亞股票及個別美股行業(包括能源和公用事業)。

透過債券期貨對沖存續期風險。鑑於政府債券回報水平偏低,加上現時孳息率略為偏向上行風險,我們對存續期維持適度偏短的配置。較長期而言,隨著聯儲局繼續收緊貨幣政策,我們認為孳息率仍會走高,意味著應對這個資產類別持偏低配置。亞洲債券提供息差機遇,加上美國經濟表現相對強韌,令當地固定收益的孳息率依然吸引,因此從策略性觀點來看,我們仍然看好信貸市場。然而,鑑於息差近期擴闊,我們在戰術上維持審慎。從估值來看,新興市場債券的中期前景開始顯得吸引,但現時的確信度相對較低。

  • 市場價格反映聯儲局的立場非常強硬,而投資者情緒可以說極為看淡。我們相信聯儲局和其他主要央行將由2023年中起減息,與目前市場定價所反映的一致。
  • 全球央行縮減量寬政策,加上已發展及新興市場加息,或導致環球流動性持續惡化,並對增長構成阻力。市場認為聯儲局貨幣政策立場轉向的機會減少,更預料今年將進一步加息。孳息率持續揚升。
  • 考慮到多國央行的緊縮政策周期擴大,我們維持偏短的存續期配置。雖然通脹居高不下使人憂慮,但收緊金融環境最終使增長放緩將帶來機遇,屆時便需採取靈活的策略。
  • 整體而言,我們對美國固定收益作出相對偏低的配置,作為偏低持續期部署的一部份,而由於短期內的預期票息較高及美元走強,美國的吸引力依然高於其他已發展市場。
  • 偏好「利差」機會,例如澳洲等提供較高收益的市場。
  • 善用市場機會,透過賣出認沽國庫債券期貨和普通國庫債券期貨,管理存續期及固定收益持倉。
  • 隨著息差擴闊和衰退風險升溫,我們對信貸的看法愈趨審慎。我們相信對比股票等風險資產,美國高收益市場的表現可望相對較佳,因其於通脹升溫的環境下獲得較佳的補償。此外,美國高收益債券的違約機率較低,因為這類債券偏重石油和燃氣業,而且美國經濟相對強勁。
  • 我們從兩個角度分析商品,分別是作為對沖及分散投資的工具。由於供應持續受阻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預期商品價格如石油/煉油公司產品和農產品將持續高企。具有對沖通脹特質的商品如貴金屬、石油/煉油公司產品和農產品應會表現較佳。鑑於預期中國的需求將會放緩,基本金屬或繼續面對挑戰。從戰術層面考慮,我們目前偏好能源股多於商品。

我們認為由於市場更趨波動,加上地緣政治局勢日益不明朗,現金是短期內相對吸引的資產類別,其靈活性亦讓我們能夠把握市場機遇。

 季度基金經理觀點

股票


美國通脹升至數十年來高位,聯儲局採取進取的加息步伐,經濟衰退的憂慮升溫之下,拖累股市及企業盈利預測下跌。俄烏爆發衝突,加上新冠疫情持續,亦不利投資氣氛。在這個環境下,2022年首三季全球房託跟隨環球股市下跌1

各國央行能否成功抑制通脹,同時保持經濟增長以免出現潛在的衰退仍是未知之數,令當前環境繼續充滿不確定性。隨著時間過去和2023年將至,我們預期多國央行的進取貨幣措施將導致經濟放緩。短期經濟數據將備受關注,以了解央行官員在抑制通脹和避免經濟衰退方面的表現。我們預計短期市況將會隨著經濟數據而波動,但我們仍看好全球經濟增長的長期前景。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我們認為全球房託仍然是具吸引力的資產類別,估值和股息率俱佳。此外,我們相信派息和盈利增長將持續趨向正面,為追求收益的投資者帶來吸引的另類投資選擇。我們觀察到房託派息在2022年持續增長,並預期隨著經濟復甦將進一步增加。

儘管看好前景,但我們持續監察全球房託的潛在風險,包括可能對全球市場構成壓力的地緣政治風險。綜觀全球房託,個別分類行業和地區可能繼續受到疫情持續影響而盈利受壓。隨著全球經濟復甦,我們相信房地產基本因素的短期壓力將逐漸緩減,特別是辦公室、零售及住宅分類行業。

從地區來說,我們看好美國、加拿大、澳洲和新加坡市場,因為其估值和股息率吸引。從這些國家和全球角度而言,我們認為工業、零售及科技相關房託具備投資機會。

整體上,鑑於房地產的基本因素保持強勁,我們相信全球房託的長期前景仍然向好。與其他收益主導的投資比較,房託市場的股息率仍然向好,該行業的股息增長前景應繼續為尋求收入的投資者提供吸引的選擇。我們亦能在房託市場找到吸引的投資機會,它們較我們認為的內在資產淨值出現顯著的折讓。

1 彭博、截至2022年9月30日。環球房託以標普環球房託指數代表,環球股票以MSCI ACWI指數代表。

固定收益


高通脹和充分就業令聯儲局在過去數月採取截然不同的貨幣政策方針。我們認為市場對加息預期反應過度,特別是在增長一如我們預期放慢和通脹壓力開始緩和的情況下。

雖然不確定因素升溫,我們仍然看好企業整體基本因素。受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組合投資於孳息率吸引的優質公司。投資團隊自 2019 起佈局相對防守,對公用事業等持偏高比重,並對零售固定息票證券持偏低比重。企業信貸的基本因素穩健。盈利和估值吸引,資產負債表強勁。金融業的信貸基本因素強勁,與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顯著不同。能源和公用事業亦有穩健的基本因素支持,我們對兩者持偏高比重。即使經濟出現衰退,本策略仍投資於能夠抵禦經濟衰退的優質公司。我們相信本策略已經做好準備,以全面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抵禦利率和通脹上升。

截至8月底,本策略過往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和三年表現均優於優先證券大市,同時組合收益率亦高於優先證券市場1

隨著市場波幅升溫和通脹上漲,投資者尋找穩定和收益較高的資產。優先證券兼備吸引的收益率特徵、通脹對沖潛力及緩和利率風險的優勢。

作為投資級別的資產類別,優先證券的孳息率可以媲美高收益債券。當經濟增長放緩時,投資者轉投優質資產。優先證券的平均信貸評級為BBB-,屬於相對優質的資產。逾90%的優先證券發行商獲得投資評級2

即使優先證券在2022年出現違約情況,我們認為也只會有甚少違約。優先證券的歷史違約率一直偏低,因為發行商普遍是發展成熟,財政實力穩健的優質公司。年初至今,優先證券市場有6個發行人的信用評級被降級,對比有15個發行人獲得信貸評級調升,其中8個發行人的信貸評級被調高至投資級別(Rising Star / 明日之星)3

1 資料來源:彭博,宏利投資管理,截至2022年8月31日。

2 資料來源:彭博,截至2022年8月31日。優先證券市場以ICE美銀美林美國全證券指數衡量(I0CS).

3 資料來源:彭博,宏利投資管理,截至2022年6月30日。  

多元資產


在環球經濟增長轉差、通脹居高不下和投資氣氛負面的環境下,環球市場在過去季度消化央行加息立場漸趨強硬的消息,導致各資產類別波幅飆升。

通脹壓力在未來數月或逐步緩解,但預料於2022年餘下時間和明年持續高企。我們預期整體消費物價指數與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將出現分歧:食品和能源價格可能會持續高企,但對利率較為敏感的項目或展現通脹放緩跡象。隨著基數效應產生影響、非汽車零售產品的過剩庫存預料將會增加,以及供應鏈受阻問題有所紓緩,我們估計通脹將於2023年中顯著降溫。

全球已發展及新興市場央行收緊政策,或導致環球流動性持續惡化,並為增長構成阻力。雖然我們最初預料經濟數據惡化,將促使央行在今年底由壓低通脹改為聚焦於處理增長相關憂慮,但通脹持續高企令大部份央行別無選擇,即使導致增長放緩仍繼續加息,繼而將經濟推向衰退。

儘管如此,我們相信聯儲局、加拿大央行和其他主要央行將由2023年第三季起減息,這觀點與目前市場預期一致。正在醞釀的歐洲能源危機令區內前景蒙上陰霾。有言論指當地將率先於冬季期間推行燃氣配給,足證情況的嚴重性。

全球市場仍面對充滿挑戰的環境,由於物流問題惡化可能拖累增長和企業盈利,而且通脹趨升,政策制定者縮減刺激措施的壓力越來越大。市場正反映聯儲局的鷹派立場,市場氣氛極為看淡。

戰術性配置將在2022年持續普及,能夠靈活增加和減少投資組合的風險,並在機會出現時增加收益。整體來說,我們從現在開始側重於較高的利率和穩定的息差,但鑑於宏觀數據可能未如理想,我們預期孳息率水平將受到局限。

在較高息的環境下,我們透過高收益債券以獲取收益。當利率上升時,債券價格往往會下跌,但可以透過管理其利率敏感度(或存續期)以緩解這種情況。理論上,高收益債券對利率上升的敏感度較低,因此可以更有效緩衝利率大幅上升的影響。在這環境下進行收益投資時,採取由下而上的篩選債券策略,有助我們尋找可維持運作的企業,並同時提供可持續的固定資產票息或息率。舉例說,在截至2022年6月的過去六至八個月期間,基於美國違約率預期較低,美國經濟境環境相對強勁以至帶動美元轉強,加上新興市場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令人憂慮,以及中國及俄羅斯各自的問題持續影響債市,團隊減少聚焦於新興市場債券,但傾向增加對美國信貸的配置。

我們的環球多元資產入息策略並非依賴股票或固定收益市場的持續增長。我們將繼續專注於一系列相關性較低,以及預期波幅相對較低的資產,從而締造較高及可持續的自然收益,而非依賴資產升值的策略。

我們相信追求收益的趨勢將會持續,對投資者來說仍是具吸引力的領域。對收益投資者而言,目前的收益率高於數月前的水平,因此他們可獲得較可觀的收益,而且息差擴大有望提供具吸引力的息差機遇,同時股市大幅下跌,早已反映多個具挑戰性的阻力,這或會在未來12至18個月帶來回升的機會。

1 資料來源:亞洲多元資產方案團隊,截至2022年8月。就日後發生的事件、目標、管理規定或其他估計所作出的預測或其他前瞻性陳述,只顯示至所示日期。概不保證有關事件將會發生,而當有關事件發生時,結果或與本文所述出現顯著差異。

免責聲名 -季度資產配置觀點

宏利投資管理是宏利金融的環球財富及資產管理分部。宏利投資管理乃根據其認為可靠的來源編匯或得出本文件的資料及/或分析,惟對其準確性、正確性、有用性及完整性概不發表任何聲明,對因使用有關資料及/或分析而引致的任何損失亦概不負責。有關組合的投資項目、資產分配或於不同國家分布的投資均屬過往的資料,並非日後投資組合的指標,日後的投資組合將有所改變。宏利投資管理、其聯屬公司或彼等之任何董事、高級職員或僱員,對任何人士倚賴或不倚賴本文件所載資料行事而引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損害或任何其他後果,概不承擔法律責任或其他責任。

本文件的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代表宏利投資管理向任何人士提出買賣任何證券的建議、專業意見、要約或邀請。本文件的資料不得視為現時或過去的建議,或游說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採納任何投資策略的要約。本文件所載的所有資料概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意見,或任何投資或策略適用於閣下個別情況的聲明,或構成向閣下提出的個人建議。本文件所載的經濟趨勢分析並非預示未來的任何投資表現結果。本文件內容由宏利投資管理編製,當中的觀點為撰寫文件當日的意見,並可予以更改。過往回報並不預示未來業績。投資涉及風險,包括損失本金。閣下在考慮任何投資時,如對所採取的行動有任何疑問,應諮詢專業顧問的意見。

專有資料-請注意:未取得宏利投資管理的事先批准前,不得以任何形式及基於任何目的,向第三方複製、分派、傳閱、發佈、刊登或披露本文件的全部或部份內容。

本文件由宏利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發,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並未審閱此文件。

免責聲名及重要事項 -季度基金經理觀點

相關資料由相關基金公司擬備,僅供參考用途。本文件內容以公眾一般可以取得,並來自合理地視為可靠來源的資料為依據。這些內容乃按「現狀」的基礎下提供,亦未經獨立核實。本文件所載的預測及意見僅屬一般市場評論,並不構成招攬、推薦、投資建議或回報保證。

該等預測及意見可予以更改而無須通知,亦不應構成任何投資產品或市場的建議。相關文章所載的意見並不代表宏利投資管理的意見。

宏利投資管理對其準確性、正確性、有用性及完整性概不發表任何聲明,對因使用本文件所載資料及/或分析而引致的任何損失亦概不負責。

確認